FOLLOW US

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元智大學,讓你用科技玩轉文學,創造屬於自己的文藝復興!

歷屆研究生論文

序列 畢業年度 姓名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1 96 段正怡 張岱、李漁飲饌小品之考察 詹海雲
2 97 游靜敏 徘徊於文學與政治之間:胡蘭成研究 詹海雲
3 97 鄭宇萱 現代詩中夢之研究 李翠瑛
4 97 常月娥 妙法蓮華經七譬喻之研究 胡順萍
5 97 彭郁文 雅俗之趣對李漁園林觀的影響 詹海雲
6 97 蔡宜蓉 明末清初「女扮男裝」故事研究 鍾雲鶯
7 97 阿西雅 魯迅與契訶夫小說的比較研究 鍾怡雯
8 97 吳朝欽 王充天道思想之連貫性一以氣為本體、自然為規則的探討 胡順萍
9 97 陳儀桓 《說文解字》中的物質生活-以食衣住行為例 黃秀燕
10 98 尤莉雅 巴金的《家》與屠格涅夫的《父與子》之比較 王潤華
11 98 張筱婉 金錢.性愛.孩子:《金瓶梅》的家庭關係研究 詹海雲
12 98 楊婕妤 周代喪葬禮制思想研究──以士為中心 詹海雲
13 98 游文琦 現實與虛構之間──唐代狐狸精小說研究 詹海雲
14 98 王穎慧 文化朝聖者的中國想像──楊煉「中國手稿」時期詩歌研究

賴貴三

鍾怡雯

15 98 曾銘賢 《上博簡‧容成氏》研究──以禪讓政治與大禹為中心

詹海雲

邱德修

16 99 蔡怡綉 《鬼谷子》縱橫原理與現代應用 胡順萍
17 99 鄧瑞蓮 中越驅除惡鬼年俗之比較研究-以中國掛桃符與越南豎竹竿為例- 莊雅州
18 99 林威翔 《封神演義》中人物形象之人文意涵研究 李翠瑛
19 99 阮清風 越南李陳時代文學著作中之「天人」思想 鍾雲鶯
23 99 武氏明鳳 中國王維與越南玄光之禪詩研究 胡順萍
21 99 張瑞欣 瘂弦詩歌書寫策略:鄉愁、異鄉、現實關懷 王潤華
22 99 陳秋妤 論莊子身體觀之三面向——個人、社會與自然 鍾雲鶯
23 99 黎氏寶珠 中國青心才人《金雲翹傳》與越南阮攸《斷腸新聲》之比較研究 王潤華
24 99 陳幸筠 孫奇逢經世致用思想研究 莊雅州
25 99 梁鈺環 曾焰的金三角書寫——跨越空間的衝突與融合 王潤華
26 100 阮福心 越南陳朝佛教「入世精神」之思想研究 胡順萍
27 100 劉姿麟 解嚴後十年(1987-1997)女作家的都市書寫--以朱天文、朱天心、成英姝為例 李翠瑛
28 100 阮福安 越南五種漢文傳奇小說研究 莊雅州
29 100 陳宗健 王龍溪「以儒為宗」之三教調和思想研究 鍾雲鶯
30 100 劉桂宏 《水滸傳》敘事結構中的行為意涵與精神價值 李翠瑛
31 100 許淑馨 王陽明、孔穎達《禮記‧大學》 「誠意」思想之比較 鍾雲鶯
32 100 朱玉婷 《孝經》的公私觀念── 以身體隱喻為探討對象 鍾雲鶯
33 101 謝宗憲 以文化中介者的角度看《天工開物》 莊雅州
34 101 張之維 臺灣現代詩中的廢墟詩境——以商禽、羅門、林燿德為例 李翠瑛
35 101 賴依玲 當代華文盜墓小説研究

鍾怡雯

陳巍仁

36 101 湯子慧 邱妙津及其作品研究 李翠瑛
37 101 張玉珊 馬來西亞國家文學的論述及其問題研究 鍾怡雯
38 101 聶妤帆 林白、陳染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及其情感研究 洪士惠
39 101 宋姿儀 余光中散文的語言風格研究 莊雅州
40 101 曾家瑩 《禮記‧內則》倫理思想研究 莊雅州
41 102 簡瑩萱 崩毀與重建─戴厚英小說的創傷書寫 洪士惠
42 102 楊璇如 楊貴妃故事人物形象演變之研究 莊雅州
43 102 陳家鈴 北宋時期儒者對釋道思想的融合-以周濂溪為考察 周芳敏
44 102 洪碩鴻 論臺灣小說的廢人敘事 鍾怡雯
45 102 黃裕捷 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之文本特色與傳播現象研究 李翠瑛
46 103 游釔鈞 《史記》亂臣篇章的詞彙風格 莊雅州
47 103 胡兆鋐 范欽慧之自然寫作及自然教育研究 莊雅州
48 103 邱天偉 唐五代文言佛教小說研究 胡順萍
49 103 蔡鶴暉 三國人物影視形象探析 陳巍仁
50 103 卜賴嬌 越南華人的廣東話與Ngái話的語言能力及語言使用—以同奈省及胡志明市為例 徐富美
51 103 陳鳳 漢語語氣詞「吧」與越南語語氣詞「đi」之對比研究 徐富美
52 103 湯炳超 論馬來西亞華人男同志的處境 陳芬苓
53 103 孫浩哲 當代女性作家海男小說中的女性意識與身體書寫 洪士惠
54 103 陳俊彥 余華中短篇小說的書寫策略研究 陳巍仁
55 103 徐志康 《三言》中的樞紐角研究 李貞慧
56 103 王奕臻 故鄉、都市與人性─劉震雲小說研究(1979-2012) 洪士惠
57 103 段氏雅芳 越南作家南高小説裏的現實精神 王潤華
58 103 林喜珍 越南南部華人的文化適應與族群認同:以三個華人社群為例 劉阿榮
59 104 胡苑儀 西馬華人的語言與認同 徐富美
60 104 謝少強 近代中國鸞書的研究:以《洞冥寶記》為考察中心

王見川

鍾雲鶯

61 104 羅佳辰 寫實的縫隙──論邱妙津小說 鍾怡雯
62 104 李志謙 《金瓶梅》之家庭結構及其權力分配 莊雅州
63 104 李有夏 《三國演義》在泰國之翻譯與流傳 莊雅州
64 104 霍嘉茵 武俠導演──張徹電影時期研究 李翠瑛
65 105 黃傑陽 論閻連科小說及其神實主義 鍾怡雯
66 105 高立郁 霧社事件在文學、影視作品中的詮釋演變研究 陳巍仁
67 105 李麗萍 唐傳奇霍小玉與步飛煙人物形象研究 莊雅州
68 105 羅雪晶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批判話語分析 徐富美
69 105 陳芊諭 張壽林《詩經》學研究 莊雅州
70 106 張富盛 從「破碎虛空」的武學境界論黃易武俠小說 陳巍仁
71 106 曾佳玉 從態度系統看臺灣政黨輪替下的報章評價轉變──以《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2000-2016 年總統就職典禮報導為例 徐富美
72 106 馮名豪 論黃碧雲小說的暴力書寫 鍾怡雯
73 106 洪劍聰 陸隴其學術思想研究 何威萱
74 106 王明翠 阮秉謙文學思想之研究——以《白雲庵詩集》為中心 鍾雲鶯
75 107 劉翌如 《紅樓夢影》的女性文化色彩及其傳世意圖

王力堅

鍾怡雯

76 107 克氏妝 越南語與現代漢語網絡流行語比較 徐富美
77 107 鄭嘉 依然「先鋒」──馬原小說研究(1982─2018) 洪士惠
78 107 黃定揚 圖像敘事與歷史記憶建構──以《CCC創作集》為中心

黃智明

陳巍仁

79 108 梁俊輝 《淮南子》之三觀論 胡順萍
80 108 林中喬 論虹影的自傳寫作 鍾怡雯
81

109

蔣家馨 墨子的「天」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何威萱
82 109 饒慧珊 「三塊大陸」的心靈史——張承志小說研究(1978-1990) 洪士惠
83 109 徐詩函 中國當代小說改編電影的虛與實— 以金馬獎《陽光燦爛的日子》、《天浴》、《推拿》、《大象席地而坐》為例 洪士惠
84 109 吳妍蓁 石川鴻齋及其《夜窗鬼談》研究

梁蘊嫻

黃智明

85 109 王碧華 一代人的歷史——章詒和紀實文學研究 鍾怡雯
86 109 鄭妙薇 漢語稱人分類詞「個」及其越南語翻譯研究——以ami亞海小說《365行之服務業》為例 徐富美
87 109 江洋美 老舍《貓城記》第一人稱代詞之漢語及俄語對比研究 徐富美
88 110 許曉聰 中國感生神話的演變以及在韓國的傳承 胡順萍
89 110 陳寧曦 清代筆記小說中的鬼神判案研究 鍾雲鶯
90 110 李金發 論楊牧的文學自傳 鍾怡雯
91 110 阮氏秋霞 現代漢語雙重否定結構——兼與越南語雙重否定對比 徐富美
92 110 廖宜靜 黃偉文歌詞主題與表現手法研究 李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