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士惠 / 副教授兼系主任
Associate Professor &Chair,Dept Hung, Shih-Hui
TEL:+886-34638800#2705/2716(研究室)
E-mail:shih20033@saturn.yzu.edu.tw
主任辦公室:R5617
研究室位置:R60715
學術經歷
- 現任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主任(2024.08~)
- 曾任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代理主任(2024.02~2024.07)
學歷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
研究領域
- 亞太華文文學與文化
- 兩岸現當代文學
- 西藏文學
- 都市文學
學術著作
期刊論文
- 洪士惠。2023年12月。〈迷失菩提的當代詮釋──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文學化傳記的漢地傳播〉。《中正漢學研究》第42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55-180。【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20年3月。〈當代藏族漢語小說中宗教主題的流轉與建構──以扎西達娃、阿來、次仁羅布為例〉。《清華學報》新50卷第1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頁143-177。【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19年12月。〈新時期馬原、色波小說中的藏族宗教謎影〉。《淡江中文學報》第41期。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頁243-275。【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17年11月。〈生活,仍在繼續著──王祥夫〈真是心亂如麻〉的動物頻道〉。《文訊》第385期。台北: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頁160-161。
- 洪士惠。2017年4月。〈日暮鄉關何處是?──〈鄉關處處〉的上海鄉夢(王安憶)〉。《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64期。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頁71-73。
- 洪士惠。2016年7月。〈殘疾人的盲然/茫然?──論史鐵生〈命若琴弦〉、畢飛宇《推拿》的盲人抒寫〉。《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24期。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頁75-105。
- 洪士惠。2015年9月。〈當代藏族漢語小說中「格薩爾史詩」與「史詩唱藝人」的民族文化意涵〉。《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8期。台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頁43-63。
- 洪士惠。2015年3月。〈藏族史詩與史詩說唱藝人──阿來《格薩爾王》重述神話的民族文化意涵〉。《成大中文學報》第48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53-187。【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14年11月。〈烈日炎炎──鍾理和〈蒼蠅〉與黃春明〈打蒼蠅〉的象徵意涵〉。《國文天地》第354期。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頁72-75。
- 洪士惠。2012年9月。〈誰在說原住民/少數民族的故事?--論杜修蘭《沃野之鹿》與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歷史書寫〉。《成大中文學報》第38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77-200。【THCI Core】
- 洪士惠。2010年12月。〈眼看他房起、眼看他房傾──論高曉聲作品中的農民主題〉。《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第18期。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頁123-141。
- 洪士惠。2007年8月。〈驢子會說話?──李銳長篇小說中「國」家與「家」國的對話〉。《國文天地》第267期。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頁58-62。
- 洪士惠。2005年8月。〈在歷史長廊中徘徊──《我們仨》與《往事並不如煙》在台灣的暢銷現象論析〉。《當代》第216期。台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88-105。
- 洪士惠。2005年2月。〈壓迫與吶喊──都市反支配力量對原住民文學的影響〉。《中外文學》第393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中外文學月刊社。頁143-160。【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04年9月。〈偷窺的時代──以「最愛一百小說大選」中的同志小說為觀察對象〉。《當代》第205期。台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78-91。
- 洪士惠。2000年10月。〈迷失的歸途──論王安憶〈小城之戀〉與〈崗上的世紀〉中的女性主義傾向〉。《問學集》第10期。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頁45-62。
專書論文
- 洪士惠。2022年5月。〈啟蒙時代的宗教視域──萬瑪才旦小說的西藏寫述〉。《阿來研究》第16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頁234-238。【CSSCI】
- 洪士惠。2021年5月。〈新時期藏族漢語長篇小說中的宗教維度〉。收錄於游秀雲主編《銘傳應用中文》第一輯。頁163-178。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 洪士惠。2015年5月。〈藏人使用漢語?──當代藏族作家阿來在漢語文學中的「藏化」趨向(下)〉,收錄於陳思廣主編:《阿來研究(二)》。頁145-152。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 洪士惠。2015年2月。〈闇黑礦底裡的微光──論劉慶邦《神木》中「農民工」的底層生活〉,收錄於徐秀慧、胡衍南主編《前衛的理想主義──施淑教授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頁311-328。台北:學生書局。
- 洪士惠。2014年5月。〈藏人使用漢語?──當代藏族作家阿來在漢語文學中的「藏化」趨向(上)〉,收錄於陳思廣主編:《阿來研究(一)》。頁160-182。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 洪士惠。2013年12月。〈心間伏藏──柴春芽西藏小說中的漢人流浪主題〉,收錄於封德屏主編:《新鄉‧故土/眺望‧回眸──2013兩岸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頁101-124。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 洪士惠。2012年12月。〈少數民族的文化美學──論藏族作家次仁羅布的創作特色〉。收錄於謝登旺主編:《生活美學與藝術》。頁115-134。台北:商鼎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會議論文
- 洪士惠。2023年12月。〈迷失菩提的當代詮釋──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文學化傳記的漢地傳播〉。《中正漢學研究》第42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55-180。【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20年3月。〈當代藏族漢語小說中宗教主題的流轉與建構──以扎西達娃、阿來、次仁羅布為例〉。《清華學報》新50卷第1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頁143-177。【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19年12月。〈新時期馬原、色波小說中的藏族宗教謎影〉。《淡江中文學報》第41期。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頁243-275。【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17年11月。〈生活,仍在繼續著──王祥夫〈真是心亂如麻〉的動物頻道〉。《文訊》第385期。台北: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頁160-161。
- 洪士惠。2017年4月。〈日暮鄉關何處是?──〈鄉關處處〉的上海鄉夢(王安憶)〉。《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64期。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頁71-73。
- 洪士惠。2016年7月。〈殘疾人的盲然/茫然?──論史鐵生〈命若琴弦〉、畢飛宇《推拿》的盲人抒寫〉。《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24期。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頁75-105。
- 洪士惠。2015年9月。〈當代藏族漢語小說中「格薩爾史詩」與「史詩唱藝人」的民族文化意涵〉。《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8期。台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頁43-63。
- 洪士惠。2015年3月。〈藏族史詩與史詩說唱藝人──阿來《格薩爾王》重述神話的民族文化意涵〉。《成大中文學報》第48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53-187。【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14年11月。〈烈日炎炎──鍾理和〈蒼蠅〉與黃春明〈打蒼蠅〉的象徵意涵〉。《國文天地》第354期。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頁72-75。
- 洪士惠。2012年9月。〈誰在說原住民/少數民族的故事?--論杜修蘭《沃野之鹿》與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歷史書寫〉。《成大中文學報》第38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77-200。【THCI Core】
- 洪士惠。2010年12月。〈眼看他房起、眼看他房傾──論高曉聲作品中的農民主題〉。《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第18期。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頁123-141。
- 洪士惠。2007年8月。〈驢子會說話?──李銳長篇小說中「國」家與「家」國的對話〉。《國文天地》第267期。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頁58-62。
- 洪士惠。2005年8月。〈在歷史長廊中徘徊──《我們仨》與《往事並不如煙》在台灣的暢銷現象論析〉。《當代》第216期。台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88-105。
- 洪士惠。2005年2月。〈壓迫與吶喊──都市反支配力量對原住民文學的影響〉。《中外文學》第393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中外文學月刊社。頁143-160。【THCI Core核心期刊】
- 洪士惠。2004年9月。〈偷窺的時代──以「最愛一百小說大選」中的同志小說為觀察對象〉。《當代》第205期。台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78-91。
- 洪士惠。2000年10月。〈迷失的歸途──論王安憶〈小城之戀〉與〈崗上的世紀〉中的女性主義傾向〉。《問學集》第10期。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頁45-62。
書評
- 洪士惠。2015年12月。〈動物園裡有沒有紅毛猩猩?──何致和《花街樹屋》的生命密碼學〉。《橋》第3期(2015冬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頁98-104。
- 洪士惠。2015年12月。〈動物敘事與中國崛起──姜戎《狼圖騰》和楊志軍《藏獒》裡的政治〉。《文化研究》第21期(2015年秋季號)。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頁302-308。【TSSCI & THCI Core】
博碩士論文
- 洪士惠。2009年1月。《群山與自己的歌者──論當代藏族作家阿來的漢語文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李瑞騰)
- 洪士惠。2001年6月。《上海流戀與憂傷書寫──王安憶小說研究(1976-1995)》。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施淑女)
非學術著作
- 洪士惠。2016年12月30日。〈中國大陸當代文學在台灣地區的發展〉。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文藝報》第11期第5版。
- 洪士惠。2016年4月。〈蘑菇與蟲草的時空之旅──訪阿來《蘑菇圈》的藏族文化思考〉。《文訊》第366期。台北: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頁52-56。
- 洪士惠。2011年9月。〈一個用漢語寫作的藏族人──專訪阿來〉。《文訊》第311期。台北: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頁43-47。
- 洪士惠。2001年12月至2006年4月。「《文訊》月刊〈文學記事〉專欄」。《文訊》第194期至246期。台北:文訊雜誌社。共53期,累積字數約20萬字。
- 洪士惠。1999年3月。〈集欣賞、表演、教育於一爐──台北市社教館〉。《文訊》第161期。台北:文訊雜誌社。頁45-47。
- 洪士惠。1999年3月。〈傳統文化藝術的薪傳者──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文訊》第161期。台北:文訊雜誌社。頁49-50。
所獲獎項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洪士惠。〈宗教的詮釋與轉化 ── 以漢族作家馬建、格非、柴春芽的西藏小說為核心〉。計畫編號MOST 110-2410-H-155 -044
- 洪士惠。〈啟蒙的疊影──當代藏族漢語小說的宗教寫述〉。計畫編號MOST 109-2410-H-155-039
- 洪士惠。〈新時期藏族主題小說中的敘述謎影與宗教意涵──以馬原、色波為核心〉。計畫編號MOST 106-2410-H-155-041
- 洪士惠。〈當代藏族漢語小說中宗教意識的建構與流轉──以扎西達娃、阿來、次仁羅布為核心〉。計畫編號MOST 105-2410-H-155-049
- 洪士惠。〈當代藏族漢語文學中「格薩爾史詩」及「史詩說唱藝人」的民族文化意涵〉。計畫編號NSC 102-2410-H-155-047
- 洪士惠。〈壇城謎走──鍾文音《別送》與徐振輔《馴羊記》的西藏宗教主題研究〉。計畫編號NSTC 113-2410-H-155-029